close

什麼是有深度的生活?對我而言是對苦的覺察,對生命的挖掘。

換句話說我追求的本身就是多愁善感,那也是吸引我的特質,書籍、電影、音樂。

有人對我說放輕鬆點,這沒什麼意義,或者是庸人自擾、為賦新詞強說愁、自以為是。

但實際上我一再的印證,我與生命的連結是比多數人更深刻的,在我未滿十歲我便思考「死亡」後的虛無或永恆,然後徹夜未眠。

我一直記著那晚,我相當害怕,我知道我自己不切實際,但與生命對話的過程中,有一種誘人的浪漫吸引著我,那是種相當美妙的感受,我無法戒斷。

 

曾經我想活的平凡,現在時常也是。

擔心著平常人的煩惱,生活中的小事,取而代之有更多的快樂能被汲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

有時我也認為我被困在自己思想中的囚牢揮之不去,那是其他人永遠無法抵達的,僅在我擁抱著我深愛的人時,若有似無的碰觸,這很令人孤單。

實際上我很無奈,也很想走出來,對自己被困著有強烈的不安,我是擔心會我的想像與現實會永遠是平行線而沒有交集,有時我也頭痛。

然而也許就像海邊的卡夫卡書中描述的沙風暴一樣,我越想它遠離、卻越無法擺脫。

唯有去克服,這種無人可以協助的永恆,才能改變。

 

我必須承認,我對人和生活在大多時候是徹底失望的,在我認識中的人之中,我自以為誰都不夠複雜到值得我去探索,

其他人是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義令我質疑?是不是他只活在盲目的樂觀之中,而不去深刻思考?

但當我終於找到青峰、張懸、達賴喇嘛、喬治歐威爾、太宰治、三毛......時,我發現我錯了。

即使我身邊的人還沒讓我察覺到那些特質,但世界上是存在這樣的人的。

我不知道我把他們擺在一起,是不是相當不合適,或者意味我眼界還不夠開廣,畢竟這些人還是擁有相當大的差異性。

但如果要我形容他們的共同點在於他們是願意去承認生命核心的黑暗面,而不完全否決,

只是解讀的方式不同,而這是把鑰匙。

解讀的方式是把鑰匙。

我是相當清楚的,對於生命的黑暗面,我幾乎不可能說算了就別去管它。

但解讀的方式將影響我成就大相逕庭的未來,不是一蹶不振,就是達到我從未到過的烏托邦,至少心會是烏托邦。

 

而現在我第一次察覺,上述這些,是在我最失落的這兩年冒出來的。

突然間我失去了所有,也許生活與思想第一次相貫通,都是一片虛無,我是認真的這麼說。

因為過去我總將思想、生活與個人價值觀分離,所以許多時候我其實有點解離狀態,

對情緒的解讀能力也不是一般的弱,我所在乎的是如何隱藏真實想法,而去配合我所遇見的所有人。

這段時間我也不是一無所獲,我曾體會單純的快樂,而想完全拋棄多愁善感的自我,於是我總隱瞞過去的所有事情。

然而我現在才查覺,越想拋棄多愁善感的自我,就會越受其影響,越被憂鬱籠罩。

因為我會深深覺得那就是「我自己」,或者說悲傷就是我自己。

想來矛盾的有趣,悲傷怎麼可能代表自己?情緒代表一個人,說來是多可笑的事,但當時我是這樣相信。

就是種把自我貼上標籤的行為,然後說撕下標籤等於拋棄自己。

 

所以我閱讀人間失格時,我真切的體會到那種無奈,深刻的無奈。

我與之不同的地方,也許僅在於我的家庭一直要求我背負許多責任,因此我不可能如他自殺。

我覺得為了理念自焚很令人感動,我覺得太宰治的自殺很美,

但我是不可能這麼做的,也從未想過,因為對家人的責任,對該償還的所有人的責任。

如果輕易的放棄生命,就我而言是對不起一路上幫助我的那些人,雖然不是我要求他人,但就是發生了。

因此我必須負責,再怎麼想不開也要化成我要負責、我不甘心、這樣下去也不會更慘,頂多就這樣而已,這種既消極又確實有用的結論。

 

其實在看刺激1995時我才發現我生命中一直缺乏能賦予人力量的希望,我以為那只會害我更慘,

每每遭受他人的食言或挫折,或他人可笑的錯誤,我就告訴自己:「不抱希望就沒有絕望」。

這確實是我深信已久的真理,而我現在是想擊破的。

因為我知道我在抑制自己的怒氣,轉而跟著外界的挫折來攻堅自我的情緒,這是個不愛惜自己的行為。

我總得為自己添加一些力量,賦予自己去與之對抗,而不是直接放棄,因為我知道的,挑戰背後最珍貴的禮物就是自信,

至少是相信自己若去面對挑戰,並不會招來想像中的可怕結果。

而這就是我說的鑰匙,打開思想中的囚牢的鑰匙。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思想也是。它絕對能帶你陷入黑暗深淵,但也可能帶你突破生活中的困境。

 

結論,我仍愛多愁善感,我仍愛這樣的我,只是我要學習改變解讀各種黑暗的方式,讓這成為我的鑰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arkleTe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